中興大學3年輕學者榮獲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中興大學今年度有三位年輕學者榮獲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得主為物理學系副教授林彥甫、昆蟲系副教授李後鋒、中文系助理教授蕭涵珍,三人專長分別為低維度半導體材料電子元件之電性傳輸機制、白蟻生物學與防治,以及日本文學,研究成果兼具創新與突破性獲得肯定。

林彥甫深入專研低維度半導體材料電子元件(包含:奈米線電子元件、二維凡德瓦電子元件與有機電子元件)之電性傳輸機制,並探索其相對應的可能邏輯應用,成果發表於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Nano Letters、small等著名重要的奈米領域國際期刊。

「當你/妳做了決定後,就不要再去懷疑/搖擺自己所做的選擇,而是試圖將自己所做的決定,變成將來能夠回味和成功的理由。」林彥甫表示,對於一位身為實做領域的研究人員而言,能在學術上有一點點讓人肯定的正面成果,絕對非一己能力所能為之,特別感謝一路以來曾協助過他的人,包含物理系同仁對於研究資源與環境上的支持、家人的包容與實驗室學生們的共同投入,研究團隊以實際的行動力,做到與全世界接軌的研究品質。

李後鋒長期致力於白蟻生物學與防治研究,深耕都市昆蟲學、森林昆蟲學與社會生物學領域。奠定臺灣白蟻分類學穩固的知識基礎;在白蟻的營養生態學、群體生殖結構、農業行為、巢內生物多樣性等議題有突破性的發現。並結合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公民科學的方法,解析臺灣都市建築物、古蹟、老樹、森林與邊境檢疫上的白蟻問題,提出適當的管理策略。同時,發展穿山甲食性分析流程,重建白蟻所提供的營養組成,為穿山甲保育盡力。

李後鋒從小就熱愛昆蟲,一路走來要感謝兩位研究路上的導師,臺大昆蟲學系李後晶教授與碩博士班指導教授Dr. Nan-Yao Su。他表示,此次獲獎對於臺灣昆蟲學界與他個人都是極大的鼓舞,感謝校內前輩與同事塑造多元包容的科研環境,讓他能進行理論與實務的跨領域研究,也感謝合作夥伴與學生的長期信任,讓他能堅持理想,推動以科學研究提升人類幸福的善意循環。

蕭涵珍自博士課程起,以清初李漁的作品為中心,探討江戶文藝的受容狀況,研究以「崩し字」書寫而未整理成印刷體的人情本《清談常磐色香》、合卷《美目与利草紙》、《七組入子枕》,發表數篇中日文論文。近年,擴展研究範圍,關注《剪燈新話》、「三言」的傳播與影響樣貌,持續填補前行研究之空缺,嘗試建構中日文藝的交流體系。

她表示,感謝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的持續支持,幫助研究順利進行,獲得相應成果。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感謝所有師長的引領與指導教授大木康老師、黃克武老師、陳良吉老師的諸多鼓勵。此外,感謝親友的包容,也感謝助理、學生的關懷,沖淡研究瓶頸的苦悶,帶來滿滿的勇氣。最後,感謝中興大學的多方支持,使其享有開設課程的自由,得以在喜愛的領域中持續耕耘。期望今後更加努力,在中日文學研究上貢獻微薄心力。

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設立目的是希望鼓勵年輕新秀,效法吳大猷發展科技與技術研究精神,用創意思維跳脫傳統框架,獲致突破性研究結果。由科技部從當年執行專題研究計畫的主持人中,遴選42歲以下,表現優異的副教授、副研究員或相當職級以下。

Comments are closed.
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