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興大首頁  網站地圖
最新更新日期:20220902
校務資訊說明

國立中興大學組織架構圖

             

(1) 近 3 年學生人數(分大學部與研究所)與變動趨勢圖


(2) 近 3 年教職員人數與變動趨勢圖


(3) 近 3 年生師比與變動趨勢圖


(4) 每生校地及校舍(或樓地板)面積(以公頃為單位)


(5) 學校圖書資源

圖書館藏統計表


(6) 學校設備與資源

學校設備與資源

                     

(1) 學校特色說明


(2) 學校未來發展願景或短中長程發展需求

  • 本校將提供全體師生一個多元化與優質化的教學、研究與學習環境,達到教學卓越、培育菁英學生、研究頂尖、領導中部地區產、學、研,立足台灣,放眼世界,達成「登上頂尖邁向國際一流」目標,成為國際一流大學。
  • 校長治校理念
  • 學校發展重點
  • 中程校務發展計畫


(3) 學校 SWOT 分析

一、教學優勢

  • 入學管道多元,吸引多樣化且具不同發展潛力的優秀學子就讀。
  • 歷年推行全英語課程、跨領域學分學程、輔系、雙主修、第二專長,提供豐富學習資源。
  • 本校提供多元教學優化措施,並針對新進教師辦理教學能力發展課程及英文授課教學技巧培訓,協助教師良好適應快速變遷的高教發展,兼顧教學、研究與服務。
  • 延攬國際優秀學者至本校任教。
  • 近年積極落實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整合跨領域資源,設置創業學分學程、提供學生創業輔導及基金、引介本校萌芽創投及興創基地等軟硬體資源。
  • 學生發展創發團隊,多次獲得國內外獎項。

二、研發優勢

  • 本校為中臺灣唯一獲得教育部兩期邁頂計畫獎補助的大學,為國際農業科學特色領域之頂尖大學。
  • 自107年起執行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獲補助經費排名全國第六,連年成效績優均獲增額補助,109年起獲補助經費已提升至全國第五。
  • 本校已有10個領域進入ESI世界前1%,分別為農業科學、植物與動物科學、化學、工程、材料科學、臨床醫學、生物與生化、環境/生態、藥理學與毒理學、社會科學。
  • 在農生領域有7位中央研究院院士,全國第一。
  • 105-110年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生物及醫農科學」類獲獎人次全國第一。
  • 國科會生科司AI農業計畫(107-111年)獲通過件數,歷年皆為全國第一。
  • 109-110年在論文篇數、HiCi論文、國際合作論文及Q1論文篇數皆明顯成長。
  • 專利管理制度完善而通過國科會通案授權。
  • 全國第一所大學通過農委會研發成果評鑑。

三、人才培育優勢

  • 111年獲教育部通過設立「醫學院」,為中部地區唯一國立學士後醫學系。
  • 111年度獲教育部通過,設立全國唯一「循環經濟研究學院」鏈結2050年淨零碳排、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等目標,強化台灣產業競爭力。
  • 本校是目前唯二可以推動「健康一體」的大學,包含人類的健康、動物的健康、環境的健康三個領域的醫學教育。
  • 全國唯一設有附屬高中與附屬高職之大學,經由資源共享提升其優質化。
  • 遠見雜誌「2022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本校綜合類排名第9名,教學表現排名第11名。
  • 107-110年度執行教育部「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在生醫及新農業領域執行績效,建立醫農產業創業人才庫。
  • 106年設有全台第一的「學生專屬創業基地」興創基地,學生團隊通過審查可以免費入駐,並可登記設立公司。
  • 與國內外共80所高中職學校共組「興中會」策略聯盟,共享教學、研究及行政資源。
  • 開設線上大學先修課程計畫,提供策略聯盟高中同學修習線上課程,為就讀大學預先準備。
  • 大學申請入學管道設立「興翼招生」招收經濟不利學生,提升弱勢學生入學機會。
  • 多位傑出校友擔任農委會主委,各級農業試驗單位有70%校友任職,其研發成果使臺灣成為熱帶、亞熱帶地區農業研究領導者。

四、 地域優勢

  • 臺灣歷史最悠久的研究型綜合大學。
  • 居中部地區學術領導地位。
  • 主導中部地區「產業策略聯盟」及「產學合作」。
  • 「人文社會科學前瞻研究中心」榮獲國科會及教育部補助,為全國四大人社中心之一,為中部人文社會領域學術發展重鎮。
  • 111年於中興新村設置創業育成2.0基地,透過專業的育成培育與輔導模式,整合產、官、學、研資源,促進產學合作。

五、基礎設施優勢

  • 全國第一有機生態校園。
  • 全國大專校院唯一符合基因轉殖植物田間試驗機構認證的「隔離溫室」與「隔離田」設施。
  • 為中區「貴儀中心」及「學術網路中心」資源設施完備。
  • 88年設立「育成中心」為亞洲十大傑出育成中心,100-109年中科育成榮獲科管局頒發「獎勵園區創業(新)育成中心培育優質廠商」獎項。
  • 本校計資中心為中區學術網路樞紐,提供師生研究所需便捷網路連線。
  • 建置污水下水道管網系統,污水接至公共污水下水道系統處理,改善校園環境品質。
  • 建置弱電共同管道系統,作為網路、監視器、路燈及相關弱電之專用管道,提高校園網路穩定性及減少相關維護成本。

一、國際面

  • 面對全球暖化及農糧短缺之危機,重視農業科學已成全球趨勢,以維持人類永續發展。
  • 全球面對新病毒傳染威脅,防疫及治療等需求日益被重視及需要。

二、政策面

  • 預期在高教深耕計畫經費持續挹注及全校師生向上提升之勁道下,本校可有跳躍式之提升。
  • 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升,包括評鑑、深耕計畫、人文社會補助、整併等,配合政府改革,調整改造。
  • 國家推動強化工業基礎技術發展方案之教學興革及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與本校發展特色相符,提供未來發展契機。
  • 泰國、越南、馬來西亞長期為本校外籍學生來源,配合教育部新南向政策,持續發揮本校在東南亞地區招生優勢,加強與當地大學學術交流與合作。
  • 中科園區蓬勃發展,已成為光電、精密機械之世界級重鎮,結合本校智慧機械科技與人才,必能進一步發展世界級之先端智慧機械產業。
  • 透過科研產業化平台,本校國際產學聯盟與8所盟校攜手合作攜手成立「TGC台灣國際產學中心」,為產業提供人才與科研服務。未來以智慧製造、農食生技、醫療照護、綠能減碳四大主軸,推動我校產學合作。

三、學校面

  • 執行第一、二期邁頂計畫,使全校脫胎換骨,學術風氣與研究成果大幅提升,並建構與強化各項軟硬體設施。
  • 執行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致力於「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發展學校特色」、「提升高教公共性」、「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及「國際重點領域」等五大面向,以培養兼具人文與科學素養、溝通與創新能力、國際視野與社會關懷之菁英人才。
  • 執行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與國際頂尖大學UCD及TAMU繼續密切合作,追求學術頂尖,可望成為具有農業與生物科技領域特色之世界一流大學。
  • 東南亞國家與本校農業有長期合作,例如在泰國設置「皇家基金會」,在越南設置「農業服務中心」落實農業技術援外,具有國際影響力。
  • 全球事務研究跨洲碩士學位學程獨立運作並完全與外國大學密切合作辦理學(課)程,為持續發展國際化教研環境的重要資產。
  • 外國姊妹校締結雙聯學制,對於本校教學創新及國際化為重大肯定,提供雙邊人才培育資源,讓學生有更多元選擇的機會。
  • 訂定「補助博士班學生出國研修辦法」及「提升高教公共性就學協助扶助獎勵辦法─國際力輔導」,自107學年度起補助博士生及經濟弱勢學生赴外國學習。
  • 長期精進境外學生之生活輔導機制,建立招生宣傳口碑,以期境外學生人數得以穩定成長。
  • 與成大、中山、中正成立「臺灣綜合大學系統」,及結合中南部11所國立大學籌組國內最大規模跨界跨域平台「台灣國立大學系統(NUST)整合教學研究資源。
  • 挹注高額彈性薪資延攬及留住優秀教研人才。

  • 國際傑出學者仍欠缺。
  • 為倍增校園國際生人數,需有足夠的宿舍容量。
  • 非政府部門之經費來源包括校外募款偏低,未來須逐年提升。
  • 本校缺乏藝術及教育領域系所。
  • 受制於政府的政策,學費調漲不易,致校務發展嚴重受限。

  • 高等教育面臨國際化影響,競爭力受到威脅。
  • 全球學術研究競爭愈形激烈,教研經費不足。
  • 全球化快速發展,世界各國競相爭取優秀人才,國內面臨人才流失問題。
  • 農業科學領域平均被引用次數逐年上升,但發文量與排名出現衰退。
                             

(1) 近 3 年各類評鑑結果

  • 教學單位自我評鑑結果:
  • 本校「第三週期教學單位自我評鑑」於 106 11 月啟動,並於 107 9 月向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以下簡稱高教評鑑中心)申請「自辦品保機制認定」,同年12月高教評鑑中心核定本校評鑑機制結果為「認定」。

    本週期共計 57 個受評單位接受評鑑(不含新增、停招及參加 IEETAACSB 認證等免評單位)109 3 3 日至 5 15 日期間順利完成實地訪評,於 109 9 月向高教評鑑中心提出「自辦品保結果」認定申請,同年 12 月獲高教評鑑中心「認定」本校自辦品保結果,相關認定有效期自109年至114年。

    評鑑結果公告網址:https://www.oaa.nchu.edu.tw/zh-tw/dean-zone01/page-file.72

  • 本校辦理之附屬單位自我評鑑,包括:

    108年辦理4個校級附屬單位:生物科技發展中心、永續能源與奈米科技研究中心、環境保育暨防災科技研究中心、先端產業暨精密製程研究中心及12個院級附屬單位:榮興轉譯醫學研究中心(生科院)、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中心(生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農資學院)、智慧自動化暨精密機械研究中心(工學院)、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管理學院)、財務風險管理研究中心(管理學院)、磐石產學研究中心(管理學院)、電子商務暨知識經濟研究中心(管理學院)、台商研究中心(法政學院)、全球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法政學院)、商情暨民意調查研究中心(法政學院)、當代中國研究中心(法政學院共計16個附屬單位,評鑑結果均獲通過。

    109年辦理3個院級附屬單位:文學院語言中心、文學院鹿鳴文化資產中心、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評鑑結果均獲通過。

    110年辦理1個院級附屬單位:電資學院資通安全研究與教學中心,評鑑結果為通過。

    111年辦理3個校級附屬單位:國際農業中心、鳥禽類演化與基因體研究中心、大數據中心,評鑑結果均獲通過。


(2) 近 3 年畢業生流向與校友表現


(3) 其他與學校績效表現有關之訊息

  一、高教深耕計畫成果豐碩

  • 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中興大學自107年起連續三年獲核定經費名列全國排名第五,僅次於臺大、成大、清大、陽明交大,執行成果亮眼,深獲肯定。
  • 高教深耕計畫推動項目包含:全校性教學創新、發展學校特色、提升高教公共性、善盡社會責任、國際重點領域五大面向,以及前瞻植物生技研究中心、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鳥禽遺傳資源暨動物生技研究中心三大特色研究中心。
  • 教學創新方面:107至110年跨領域課程開設數倍增為217門、修課人數達7645人次,第二專長修讀人數大幅成長41%,學生參與國內外競賽倍增至139隊,並在iGEM等多項國內外創新競賽中奪金,教學創新計畫件數亦倍數成長,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 興大以農業生技智慧機械為兩大優勢特色,致力延攬國際學者、連結在地與培育人才。近年聘任4位國際知名玉山學者,包含農業生技領域的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Wilhelm Gruissem教授、荷蘭瓦赫寧恩大學呂冠儒助理教授,與電機工程領域的UCSD杜武青教授、UCLA劉佳明教授。
  • 興大深耕百年農業特色,落實在地關懷,成立全臺唯一的國家級食安檢測平台,為國內食安把關。
  • 設立農產加值打樣中心中區聯盟,提供農友一站式服務,促進產值升級。
  • 與中部醫學機構合作,打造中區生醫研究發展重鎮。
  • 農業生技發展與時俱進,導入先端科技,興大整合校內9個農生理工電資團隊,成立智慧永續新農業研究發展中心,整合全台農牧AI研發能量。
  • 智慧機械領域成果豐碩,機械系陳政雄教授、劉建宏教授、精密所林明澤教授分別成立新創公司,將先進研發成果產業化。興大也與臺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臺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學會、精密機械發展中心及資策會等籌組「中臺灣智慧機械與製造大聯盟」,與產業緊密合作,協助技術升級。並與企業合辦全國實作競賽,引進業師開設產業導向課程,培育高端智慧機械人才。
  • 高教深耕成果:https://hesp.nchu.edu.tw/

  二、10大領域表現名列基本科學指標(ESI)全球排名前1%

  • 本校在農業科學、植物及動物科學、化學、工程、材料科學、生物與生物化學、環境與生態學、社會科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及臨床醫學等 10 個領域研究表現,穩居 「ESI基本科學指標」世界排名前1%。
  • 本校在農業科學領域之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名,全國第三
  • 本校在植物及動物科學領域之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名,全國第三;在近五年之論文引用影響力(Citation Impact)接近該領域的世界平均水準、學科正規化引文影響力(CNCI)及Top10%論文之占比皆在世界平均水準之上。
  • 執行高教深耕計畫後,本校研究能量大幅提升,與106年比較,論文發表篇數成長35.2%,HiCi論文數成長增加22.1%,國際合作論文數比例成長9.4%。

  三、優質的學術研究團隊

  • 在農生領域有7位中央研究院院士,全國第一
  • 本校歷年(統計至110年)共獲得62次科技部傑出研究獎5次國家講座。得獎名單:https://research.nchu.edu.tw/winner
  • 110年成立「數據與人工智慧專業學院」,整合理學院應數系、統計所、資科所、大數據產學博士學程、人工智慧與資料科學碩士學程等,跨領域的團隊師資與深廣兼具的課程內容,能培育出全方位數據科學人才、呼應國家發展需要與協助產業升級需求。
  • 110年成立「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專業學院」,整合法學教育資源、培養具有法律專業能力之優秀人才,以法律專業學院運作。
  • 111學年度獲教育部通過,設立全國唯一「循環經濟研究學院」鏈結2050年淨零碳排、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等目標,強化台灣產業競爭力。

  四、世界大學排名

  • 2022-23年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興大學排名第723名,全台排名第9。(資料來源:https://cwur.org/2022-23.php)
  • 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興排名第651-700名。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 亞洲大學排名」 中興大學排名第118名。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 學科排名」中興大學共計9學科入榜,分別為農學與林學(101-150) 、化學工程(251-300)、材料科學(301-350)、生物學(301-350)、化學(401-450)、電子電機工程(401-450)、機械工程、航空與製造(401-450)、醫學(551-600)、電腦科學與資訊系統(551-600)。(資料來源: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ies/national-chung-hsing-university
  • 2022年「英國泰晤士報 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中興大學601-800,「英國泰晤士報 亞洲大學排名」351-400;「英國泰晤士報 世界大學排名」1201+。(資料來源: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national-chung-hsing-university

  五、頂大結盟、跨校合作學生獲益更多

  • 中興大學與成大、中山、中正等大學組成「臺灣綜合大學系統」聘請朱經武院士擔任系統大學總校長,進行跨校資源合作、共享教學資源,推動大學部學生校際選課、相互承認學分、免收學分費,提昇學生多元化的課程選擇及競爭力。
  • 由中興大學號召成立「臺灣國立大學系統」(National University System of Taiwan, NUST),成員包含聯合大學、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勤益科技大學、臺中教育大學、彰化師範大學、暨南國際大學、雲林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嘉義大學、高雄大學計11所國立大學,在教學、研究、國際化及圖書等多方合作,整合跨校教學產研資源,發揮大學系統整合的能量。111年8月15日共同簽署「臺灣國立大學系統跨校選課合作協議書」,自111學年度起,系統成員學校近7.3萬名學士班學生可依校際選課方式至各成員學校修習近1萬門課程,並享有每學期兩門課程免收學分費之專屬優惠,整合各校優勢資源,達到共享、共榮、共好。

  六、與國外名校簽訂雙聯學位

  • 與兩所美國獸醫名校簽訂雙聯學位,106年與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Kansas State University,簡稱KSU)簽訂全台首創的獸醫學士跨國雙聯學位,成為全國第一所與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簽訂自大學部連接學士後獸醫雙聯學位之大學。107年與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簡稱ISU)簽訂獸醫學士跨國雙聯學位與臨床碩士雙聯學位,本校學生有機會以七年時間取得兩校獸醫學位,與兩國獸醫師考照資格。
  • 108年與美國猶他州立大學(Utah State University)簽訂博士雙聯學位,未來學生可透過此制度獲得兩校的博士雙學位。參與系所為興大土壤環境科學系、農藝系等十一科系,後續校內各學院也預計與該校洽談雙聯學位協議。
  • 109年興大應用經濟學系、土木工程學系與環境工程學系與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進行雙邊合作,完成3+X碩士學位學程MOU簽約。參與的大三學生可透過3+X碩士學位學程之申請,經錄取UC Davis碩士學程資格後,在大四期間前往UC Davis修讀Global Study Program,待取得本校學士畢業證書後,即可前往UC Davis銜接碩士課程,取得碩士學位。
  • 110年興大行銷學系與荷蘭海牙應用科技大學國際企業及管理研究學程簽訂學士2+2雙聯學位,此為海牙應用科技大學第一個海外雙聯,未來興大生能透過此制度,同時取得行銷學及海外國際企管雙學士學位,提升國際競爭力。

  七、學生素質佳,企業最愛

  • 《遠見雜誌》公佈「2021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中興大學於綜合類大學排名第9名;六大面向來看,社會聲望排名第10名,財務體質排名第10名;在關鍵指標方面SGDs貢獻度排名第8名。(資料來源:https://education.gvm.com.tw/rankings/2022/index.html
  • 《遠見雜誌》公佈「2022年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本校排名第16名,其中傳產製造業者本校排名第8名。(資料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86496

  八、學生獎助學金補助金額全國首屈一指

  • 中興大學學生的學雜費是全國頂尖大學CP值最高,學校設立多項獎助學金,占全校學雜費收入的22%,提供弱勢學生實質幫助及友善的學習環境。
  • 推動「興翼計畫」,包含興翼招生入學與興翼獎助學金兩大助學措施,協助提升經濟弱勢生進入國立大學的機會,同時對外募款設立興翼獎助學金,提供清寒新生四年合計四十萬元獎助學金,為學生搭起專心向學之路。

  九、全台唯一設有醫學院、獸醫教學醫院及植物教學醫院的大學

  • 111年獲教育部通過設立「醫學院」,為中部地區唯一國立學士後醫學系,是國內唯一與兩所醫學中心合作的醫學系,有臺中榮民總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童綜合醫院及秀傳醫療體系做為教學醫院,在學術研究、專業師資、臨床訓練上緊密合作,創造多贏的結果;興大也是臺大之外唯二可推動「健康一體(One Health)」的大學。
  • 中興大學是全國最早創立獸醫學院的大學,教學醫院科別及設備完整,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是中部地區重要的動物醫療機構。花蓮震災時與台中市消防局簽約合作,建立夥伴關係,共同規劃搜救犬出勤前後的身體檢查,提供這些辛勤救災的搜救犬更完善的醫療照護。
  • 興大植物教學醫院位於農環大樓一樓,整合農藝、園藝、土壤與環境、植病、昆蟲、植醫等專業師資,仿照人醫,設立專屬植物的病蟲草害科、生理障礙科,除了幫生病植物看診開藥,還提供到場醫療服務與遠距看診,未來針對大型農場、農企業,另提供農場特約植物醫師專案,定期到場診斷。

  十、進駐中興新村,設立中興大學南投校區

  • 中興大學南投校區以中興新村南核心為主要進駐區域,111年9月首批進駐單位為循環經濟研究學院,共有90名碩博生與教職員16名,共有6個學位學程,含包生物與永續科技學位學程、特用作物及代謝體學位學程、植物保健學位學位學程、國際精準農企業發展學位學程、工業與智慧科技學位學程、半導體與綠色科技學位學程。

  十一、個資防護領先全國,通過國際認證

  • 本校導入個人資訊管理系統(PIMS),於101年12月行政單位通過英國標準協會BS10012的認證,成為國內第一個通過個資保護認證的大學
  • 102年6月教學研究單位亦通過國際認證。中興大學同時與教育部合作建置「教育體系個資導入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經驗,開放各公立大學校院下載個資文件,提供熱線諮詢與電子信箱服務。

  十二、全國首創二所附屬高中職校-興大附中、興大附農

  • 國立大里高中、國立臺中高農成為本校附屬高中職改隸案業經教育部核定,自103年2月1日正式成為興大附中、興大附農。此為國內教育史上的創舉,對三校而言更是新的里程碑,教育資源交流共享,一起為教育往下紮根而努力。

  十三、相關表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