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與生命科學的對話 鄭愁予興大開講

中興大學傑出校友、著名詩人鄭愁予6月8日受興大生科院邀請,返回母校進行惠蓀講座,他以「詩人與生命科學的對話」為題分享創作,吸引2百多位聽眾一睹大師風采,座無虛席。鄭愁予當場朗誦<詠物詩>、<美自八方來>、<最美的形式給予酒器>等多首詩作,讓聽眾從中感受現代詩優美的節奏感。

鄭愁予為興大法商學院統計系校友,2013年獲頒興大傑出校友。會場上,多位詩粉帶來詩集,並公開誦詩,推崇其饒富意境的詩作豐富了讀者的心靈。

鄭愁予近年的詩詞多以圖象詩為主,演講中,他朗誦了〈詠物詩〉,此為描寫一棟位於臺北的大樓,建物設計師為法國人,但卻在設計概念中融合了中國元素,包括龍、八卦意象、梯田等藝術概念,鄭愁予也將這棟建築取名為「龍寵居」,此首詩的文字排列呈現也巧妙地與大樓的外形相似,以作呼應。而<美自八方來>則是詠誦楚戈為台中市建市兩百週年紀念所創作的中字銅雕塑,鄭愁予以仰觀者的眼光將雕塑的抽象美轉換為具象,此詩目前也立牌於該銅塑前。

鄭愁予表示,寫詩是情緒的流動,是一種把現實場景與內心感覺,以及潛意識經驗結合一起的創作,他詩裡所提到的皆是有典故且具體存在的東西。他認為,寫詩有很多樂趣,是一種知性的表達,而不是胡亂地表現抒情,若表現不好會流於嬌情、濫情。

他建議,詩想出現,當情緒凝結強烈欲表達時,可先「放在冰箱裡頭冰一段時間」,讓它沉澱。寫詩應該重知性,知性不是理性,他創作中使用的多數素材都有來處,可加強詩的接受性,就是王國維說的境界之形成,而非虛構的。有些人在創作時會藉助成語抒發情感,但他認為,成語是前人創造的語言,其表達的準確性,不如自己創造的意象或名詞。

Comments are closed.
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