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國立大學系統啟動 整合11校資源共享共榮共好

11所國立大學共組而成的「臺灣國立大學系統」(National University System of Taiwan,簡稱NUST),於 11月8日舉辦啟動典禮,蔡英文總統親蒞祝賀。系統成員包含中興大學、聯合大學、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勤益科技大學、臺中教育大學、彰化師範大學、暨南國際大學、雲林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嘉義大學、高雄大學,由於系統成員包括高教體系、技職體系、教育體系以及體育大學,較諸現有的其他聯盟,此系統擁有更多樣性的特色資源,成員們也都希冀能透過此平台整合各校優勢資源,達到共享、共榮、共好。

「臺灣國立大學系統」今(110)年2月經教育部核定通過,是目前國立大學系統中成員數目最多的聯盟。4月召開第一次系統委員會,推舉興大校長薛富盛出任總校長,並陸續成立教學圈、研發圈、國際圈、創業圈等工作圈,透過各工作圈之研商合作,擬訂執行方案,共同規劃系統未來藍圖。

        啟動典禮在蔡英文總統、教育部長潘文忠見證下,由薛富盛總校長、系統委員會周燦德委員(前教育部常務次長)、蘇玉龍委員(前暨大校長)及彰師大陳明飛校長、嘉大艾群校長、暨大武東星校長、雲科大楊能舒校長、聯大李偉賢校長、虎科大張信良校長、中教大王如哲校長、勤益科大陳文淵校長、高大陳月端校長、臺體大沈易利副校長,共同為「臺灣國立大學系統」運作揭開序幕,同時展現帶動臺灣高教發展的企圖心。

蔡英文總統在致詞表示,臺灣的高教體系近年受到少子女化的影響,因而在招生方面有些困擾,也面臨退場的壓力,因此在有限的資源中共享資源、整合能量,讓高等教育發揮最大的效益,之前陸續有大學系統成立,此次11所各具特色、辦學認真的國立大學,包含10萬多名學生、3千6百位教授、以及1萬門的多元課程,是目前臺灣高教史上最大規模的跨界跨域平台,相信能為臺灣的高等教育開創嶄新的局面。面對世界政經結構的快速轉變,臺灣的高等教育也要負起更大的責任,需要為臺灣培育更多多元的人才,才能讓下一個世代可以共同迎接臺灣未來的挑戰。臺灣國立大學系統不僅是具有規模效應的優勢,未來更會實踐共享課程、推展雙語、整合能量及展望國際的四大目標,相信這樣豐富的教育資源,再加上跨界跨域的密集交流,可為年輕學子帶來更多學習跟思考上的碰撞,激盪出更多新的想法跟創意,開啟更多合作的可能。

        薛富盛總校長致詞表示,配合2030 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臺灣國立大學系統將責無旁貸地扮演重要的推動角色,積極爭取建立跨校級全英語授課(EMI)中心,在英語教學資源共享的基礎下,可更有效率地提升教師英語教學能力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另外,在全世界對臺灣給予高度肯定與友善的當下,加上孔子學院漸漸的退場,對於華語教學的推動,臺灣也正站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上,臺灣國立大學系統絕不能也不會缺席,將配合政府政策,推動高教與國際的合作。除在教育目標面向上的努力,對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的17 項目標也將會是此系統的發展目標。我們將藉由系統學校間,大學社會責任推動計畫的交流、整合,有系統且有效率的推動永續發展,積極邁向淨零碳排放的目標。

    除了配合國家高教政策積極參與,為提升系統成員的競爭力與能量,各工作圈亦積極籌畫各類合作項目,包含鼓勵系統內年輕學者跨校合作,將擬定經費補助方案,期許未來爭取大型整合型科研計畫,強化跨域跨校研發能量。在課程方面,更將推動「通識課程共享」、「特色課程共享」、「遠距課程共享」、「教學知能暨EMI研習課程共享」、「跨校輔系及雙主修」及「名人講座」六大合作主題,讓學生能跨校擴大選課內容與範圍。 而在國際合作方面,以「國際迴圈計畫」為主軸,由中興大學拋磚引玉帶領臺灣國立大學系統與國合會攜手培育國際社會服務大使,開拓學生全球視野,善盡大學社會責任。「迴圈」是以臺灣為起點,透過培育國際志工、體驗農業、關懷流浪動物活動,增加境外生在地認同感及本地生國際觀,幸福扎根回饋臺灣。

Comments are closed.
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