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學舉辦「工程領域創新教育論壇」 匯聚學研能量 探討雙語教育與跨域實踐新方向

稿源:中興大學工學院

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動雙語教學與跨域整合實作,國立中興大學工學院於6月27日舉辦「2025工程領域創新教育論壇-雙語教育與跨域實踐」,集結國內多所大學專家學者,透過經驗交流與實務分享,共同探討工程教育創新發展與未來趨勢,攜手打造教育轉型合作平台。

本次論壇由教育部指導、中興大學工學院主辦,EMI教學資源中心協辦,吸引來自工程、語言及教育領域逾百位師生熱烈參與,展現各界對工程教育創新與雙語推動議題的高度重視。

論壇首先由國立中興大學工學院楊明德院長致詞揭開序幕。楊院長表示,當前全球高等教育正面臨語言國際化與跨域整合的雙重挑戰,工程領域尤需積極應對並創新轉型。國立中興大學工學院自110學年度起執行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並自111學年度起推動「新工程教育方法實驗與建構計畫」,透過課程改革、資源整合與計畫落實,引導學生培養多語能力與跨域合作素養,期盼培育出兼具專業實力與國際競爭力的未來工程人才。

機械系陳任之副教授說明透過全英語授課(EMI)、課程模組設計與學習支持機制,協助學生逐步適應專業領域的英語學習環境,並提升其國際溝通與科技英文表達能力。更透過教師增能、教材雙語化與強化學生參與度,有效深化雙語教育的實務成效。土木系宋欣泰教授介紹「新工程教育方法實驗與建構計畫」的推動歷程與實踐成果,強調跨域整合與實作導向的工程教育改革,導入「設計思考」、「專題實作」與「問題導向學習(PBL)」等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創新解決問題能力與跨領域合作素養,具體呈現工學院在培養實務能力與社會責任感方面的積極作為與成效。

隨後展開四場專題講座,講者陣容堅強,國立成功大學外語中心鄒文莉主任、國立中正大學語言中心陳玟君主任,分別分享 EMI(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全英語授課課程)與 ESAP(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專業學術英文課程)的教學理念與推動實務,協助師生掌握雙語教學核心精神與專業英語能力培養的關鍵,強化學生進入專業領域學習的語言基礎。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學務長許鎧麟教授則以實際案例,解析如何於工程教育中導入設計思考,強化學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中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呂福興教授則發表「跨領域學習與高教深耕」專題演講,剖析高等教育政策下,工程領域整合跨系課程與教學資源的實踐模式,拓展學生跨域學習與應用的深度與廣度。

四場講座結束後,現場隨即舉行圓桌討論,邀請講者與中興大學教師代表進行深入交流。討論聚焦雙語計畫及新工程教育計畫推動過程中,中文與英文、專業教師與英語教師、不同學科之間各類「跨域」所面臨的實際挑戰與推動建議,透過經驗分享與多元觀點對話,協助教師釐清問題、尋求可行解方,為跨域教學合作與雙語教育推展提供寶貴參考。

中興大學工學院表示,面對全球化與跨域合作趨勢,工程教育亟需轉型升級。本次論壇透過實務交流與經驗分享,凝聚學界共識,期盼共同開創具前瞻性、整合性與本土適切性的教學模式,為臺灣工程教育注入創新動能,培育具國際競爭力與實務應用能力之優秀人才。

Comments are closed.
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