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興聞

藍碳立法邁大步 興大林幸助教授催生台版藍碳方法學

我國海洋碳匯邁入制度化重要里程碑,由海洋委員會與農業部聯名提出的「海草復育」與「紅樹林植林」兩項藍碳方法學,已於7月24日獲環境部審議通過,為臺灣推動藍碳復育、建構藍碳之自然碳匯體 

新世代電子技術:國立中興大學開發雙柵極二維電晶體,整合記憶、邏輯與仿神經元功能—發表於《Small》期刊

國立中興大學(NCHU)與姊妹校捷克布爾諾理工大學(BUT)攜手合作,於電子元件設計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想像一款單一裝置,既能儲存資訊、執行邏輯運算,又能模擬人腦神經元般的適應性學 

中興與成大攜手打造全球首創「懸浮式鐵電二維電晶體」-突破材料瓶頸,為AI晶片與智慧生活注入新動能

稿源:中興大學物理學系 在國科會自然司、「尖端晶體材料開發及製作計畫」與「A世代前瞻半導體專案計畫」,以及教育部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計劃的大力支持下,由中興大學與成功大學共組的研究團隊 

鼓勵優秀學生攻讀博士學位 中興大學獲教育部逾4,300萬博士生獎學金補助全台第五

稿源:中興大學研發處 為鼓勵青年學子攻讀博士班,建立支持性的博士培育機制,教育部和國科會皆推動博士生獎學金制度。教育部自113學年度起推動「博士生獎學金補助計畫」,針對博士班一年級 

中興大學蟬聯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國立大學第三 通過件數創新高

稿源:中興大學研發處 中興大學積極激勵大專生投入科研實作,114年度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通過件數達155件,創下歷年新高,連續第二年榮登國立大學第三名,四年內件數倍增,科研培 

高教深耕經費突破五億四千萬 中興大學獲增額補助全國第二高

稿源:中興大學研發處    教育部於107年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幫助學校提升校務發展並提升國際競爭力,深耕計畫以5年為一期,目前已邁入第二期第二階段(114至116年)。教育 

中興大學發表台灣首個本土命名陽燧足新種 獲國際期刊肯定

稿源: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生物多樣性極高,然而許多外型相近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其真實的物種多樣性長期被低估。近日,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無脊椎動物研究室博士生張凱與 

彙整

Fil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