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籍作家Stephan Thome擔任中興大學駐校作家

為了提升本校學生的國際視野,並促進跨國的文學對話,興大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共同邀請Stephan Thome(施益堅)擔任本校駐校作家,11月11日在人文大樓舉辦開幕儀式及專題演講。

薛富盛校長在致詞時提到,有時候外國人比台灣人更能體會到台灣的美好,相信Stephan Thome也是如此。校長並勉勵同學,假使沒辦法出國唸書或交換學習,也可以透過這樣子的活動,大幅度地提升自己的國際視野與世界觀。

Stephan Thome曾先後於中國、日本、台灣等地做研究和居留,觀察每一座城市的風土人情,而在台灣居住的時間是最長的,並於此時完成《邊境行走》這部作品,注定與台灣讀者締結最深刻的緣分。人社中心陳淑卿主任致詞時表示,Stephan Thome同時具有研究者的身分,加上旅居過中國、日本、台灣等地,並在台灣重要機構進行博士後研究等。他的跨文化生活及研究經歷,使其開始創作時,便是四本厚重的長篇小說產出,並皆入選德國重要的文學獎。

1972年出生於德國Biedenkopf的Stephan Thome,主修哲學、宗教學以及漢學,在東亞生活與工作了十餘年。小說首作《邊境行走》(Grenzgang),甫出版即震撼德國文壇,成為各書店裡讀者詢問度最高的作者之一,並入圍2009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德國圖書獎 (Deutscher Buchpreis) 年度決選(同時入圍者還有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賀塔.穆勒),且獲得觀點文學獎 (aspekte-Literaturpreis) 最佳作者首作。第二部長篇小說《離心旋轉》(Fliehkräfte)2012年出版即獲得該年度法蘭克福書展之德國圖書獎年度決選入圍,更獲2014年柏林藝術獎之文學類獎 (Berliner Kunstpreis Literatur)。最新著作為Gott der Barbaren (暫譯為《野蠻人之神》),2018年出版即獲得該年度法蘭克福書展之德國圖書獎年度決選入圍。

Stephan Thome於演講時表示,寫作的能量是來自於長期旅居異地的累積。他在中學的時候,接觸到了文學,從此萌芽了寫作的夢想,但是當時其並沒有清楚的方向和規劃。在研究所時,決定出國留學,於南京接觸到中國文化,在亞洲人的環境中認知到自己外國人的身分使其相當衝擊。在當地生活半年後,認為中國應有其他地方必須親眼見證,因而開始他的中國漫遊。

在旅遊的他途中,他經歷許多因外國人身分而產生的文化衝突,但他認為這些文化差異並非無法克服的,旅行中的陌生感也是可以擺脫的。最後,他在臺灣定居,也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前三部小說的主角都有些共通點,小說主角都是德國中產階級,也部份反應了當代的問題。在創作第四部的時候,他決定要跳脫舒適圈,以「太平天國」為題材寫作歷史小說,並聚焦於中國歷史人物曾國藩的角色塑造,因小說中的曾國藩跟現實中的曾國藩有所差距,但仍透過大量的史料研讀,希望能讓讀者進入到清末時代曾國藩的身旁。目前,Stephan Thome正在創作一本有關於臺灣日治末期到戰後初期的小說,書中角色全部都是亞洲人。「台灣對於德國的讀者來說,是一個陌生的文化,對於身為作家的我來說,更是一個挑戰。但是,我很樂意接受這樣的挑戰。」Stephan Thome說。

Stephan Thome的駐校活動除了創作心得分享、創作工作坊等與作家的近距離接觸之外,並將於11月20日晚上7點與作家陳柏青進行主題對談,展開跨越國境與世代的文學對話。

Comments are closed.
彙整